Where do you come from?

這幾次座談會,發現不少背包客還是打算先去上一陣子語言學校。



這裡先不談論語言學校的必要性,以及先上課還是先工作好的問題。這裡要提的是,在語言學校很有可能遇到的事情。到了澳洲之後,經常有機會用英文來段自我介紹,這是必做的功課,在語言學校尤甚,前一個月經常要馬不停蹄地做這件事。



「My name is XXX,I come from Taiwan……」大部分的人是以這段文字作為開頭。



「China!You Come From China!!」如果聽眾有大陸留學生,有時候就會遇到這樣的激烈抗議。



先不管自己的族群認同為何,這時自己往往會因為對方的無理傲慢又驚又怒,假如你是個息事寧人的善心人士(台灣人往往屬於這型),運氣好的話,可以撇開統獨問題與對方和平相處(包括相安無事,老死不相往來)。運氣不好,可能有一段時間都要接受對方咄咄逼人的質問。



曾聽過有一位留學生,被大陸來的同學逼著一起去詢問授課老師(彷彿那老師是聯合國秘書長或美國國務卿),要求對方裁定這位台灣留學生的真實身分。這位老師十分睿智,並不直接處理這種敏感問題,只是回答;「這位同學,你可以去問香港人,問他:『Where do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Hong Kong.」香港人往往是這麼回答的。



我回想自身的經驗,身在外國,當自己被視為「中國人」或「台灣人」對待,常常有天壤之別的差異。當然我反對任何國族刻板印象的形成,不過大陸人在外國的記錄實在不怎麼良好。在許多國家,日本人、韓國人、台灣人、香港人、大陸人被視為不同群體打分數,分門別類殘酷地列入不同等級中,就像醫生、律師、警察、水電工、記者因為職業被貼上標籤,國族在國外就是另一道貼紙。



雖然不見得對方會認同台灣是個國家,但當我們說:「I come from Taiwan.」時,除了大陸人外,也極少有人會反對。其實台灣人擁有兩種身分,如果願意的話,大可以奸詐地在此中左右逢源,當成為中國人比較有利的時候,就說自己是「中國人」,如果當個「台灣人」比較不會受到差別待遇,就說自己來自「台灣」。值得玩味的是,在澳洲從來就沒有一次發生過讓我毫不猶豫地說出自己是中國人的前面那種情形。(事實上有時候連跟大陸人打交道,身為「台灣同胞」都可以受到特別的對待。)



最基本的,假如我們真的come from China,根本就無法持打工度假簽證來澳洲了。



也因為這樣,我開始覺得來自台灣真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去澳洲之前,總會覺得這座島上的人們普遍自信心不足,有些令人討厭的人對外人自卑,對自己人就自我膨脹,我認為這很大一部份是由報憂不報喜的台灣媒體造成的,當我們在台灣生活的時候,經常會憂心台灣民生凋敝、經濟衰退,整天擔心在亞洲四小龍敬陪末座,或是被越南跟泰國超越,在國際上逐漸失去競爭力,似乎未來是一齣齣無盡的悲劇。其實每個國家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領先者擔心被超越,落後的擔心再也不能趕上,就算是得天獨厚的澳洲人,也普遍對國家的未來感到悲觀。



實際上到澳洲當過一年背包客之後,我深刻體會到,「I Come From Taiwan!」並不是值得羞愧、掩飾的事,尤其跟其他亞洲國家相比,甚至足以自傲。現在再回過頭來檢視台灣,還是會看到許多弊端、許多社會問題,但此時跟出國前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會不禁想盡一份心力,改變台灣走向劣勢的現象。不再只是咒罵寡廉的政客與無恥的奸商,開始會思索,我們享受著過去台灣的豐碩經濟成果,但自己曾為台灣做過什麼?未來我們又能為台灣做些什麼?



這也是我積極推廣打工度假的原因,在我膚淺的心靈裡,總幻想著背包客們化身一隻隻美麗的蝴蝶,飛過洶湧滄海,震動著的彩色翅膀,將來也許有一天會在台灣造成旋風。



然後那天,「Come From Taiwan」的我們,會比現在更驕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澳洲 Year 3 三年級心得 (二寶版)

         花在二寶的教養時間上不太多,反正有姐姐在前面做榜樣,她也不太可能長歪,很多時候是讓姐姐盯著她,做不好還會被譏笑,激勵她上進。因為年齡還算相近,她總是和姊姊一起做一樣的事,雖然做得沒有跟大兩歲的姐姐一樣好,但其實比姐姐同年齡的時候還好了。 關於分班&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