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方向

而這最後幾步路得一個人走完。



小希經過深思之後,決定先留在達爾文打工,於是她搬進一個很棒的Share House。之後,她會再申請一年渡假打工,八月初回台灣兩週後,再回來澳洲繼續工作一年,充實自己。或許半年的時間待在達爾文,半年的時間待在布里斯本,未來幾年生活重心或許將不在台灣。這對她來說是項全新的挑戰,但她過去一年已經展現了克服艱難挑戰的優異能力。



麥妮找新主人之路雖然不太順利,還曾被二手車廠員工兇惡鄙視地數落了一番,不過我們希望它能繼續載著其他背包客奔馳,直到再也不能動為止,如果沒有新的主人,那麼這裡就會是它生命的終點,所以肯定不會跟著我們任何一人離開達爾文。



我一個人留在旅舍,心裡非常想念台灣,雖然那兒的景氣跟情勢好像和我們出來前一樣紊亂,不過我想念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親友,想念能盡情用中文說話、閱讀、寫作的每一天。所以我會一個人飛往凱恩斯,然後向南旅行到布里斯本,走完最後一段旅程,從那兒飛回台灣。回台灣做什麼,我還不能確定,但有別於過去的23年,再也不會是渾渾噩噩,懶惰偷閒的生活方式。



我們兩人一車最後一項團聚的活動是去參加達爾文的海鮮慶典,我啃下一頭魚、一堆蝦子、半條螃蟹、一堆飲料,雖然沒有舉杯,但我們以此饗宴道別。



之後,兩人一車即將這麼各自朝著不同的未來分散了,小希搬走前一天,我失眠了一夜,一半是不捨,另一半則是興奮與喜悅,這一段時間,我倚靠小希太多,接下來是自己的戰鬥,也是澳洲之旅真正的最後考驗。



不過我們還是會繼續來部落格這邊,分享我們之後的旅程、心情。如果說我們在澳洲這段時光,有什麼東西稱得上是家,對我來說,就是這個部落格。



十個多月前,我們懷著滿腔熱血,來到澳洲追尋人生的方向,而我在烏奴奴得到了這樣的答案:「人生就是一場永不間斷的持續追尋!」



停止追尋時,就結束了。



繼續祝福我們吧!



----------------------------------------------------



題外話一問,如果我們到時趁小希在台灣的兩週在台北來場分享會,你們有興趣參加嗎?

達爾文雜記

達爾文位處熱帶,四季如夏,濕季時悶熱難耐,乾季則往往湧入許多避寒的背包客,慶典、活動不斷,這時候,連旅舍都時常爆滿,更別說是分租公寓,幾乎是一房難求。我們第一天差點無家可歸,好不容易才搶在一群旅行團前拿到兩個床位。



開進市區後,我不用下車都可以感受到層層熱氣,比起冷得皮開肉綻的其他地方,不能確定自己到底是否更喜歡這邊一些。



不過中午一抵達,我們就在購物商場吃到了久違的空心菜,小希跟我都大呼過癮,這真是件鼓舞人心的事,簡單的炒空心菜,那股香氣跟甜味就能勾起深處回憶,食物是鄉愁的一部份,我知道這是我一年來最貼近家鄉的一刻,不管在心靈或是時空上都是。



中心商業區並不算大,不過看來活力十足,幾乎每一個地方都塞滿了人,其中大概有四分之三是旅客。暫時找到住的地方後,我們便開始從各處公佈欄找工作跟住所,希望定下來後,再來擬定接下來的計畫。



現在正是達爾文的旺季,工作機會忽然多了起來,不過求職的人也跟著暴增。



這時候,我開始懷疑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走,一年期限只剩兩個月左右,對於終點的定義似乎變得模糊起來,小希跟我都在重新思考。人生旅程就是這樣,不管做什麼事情,越接近終點的每一步,要花的力氣可能幾乎就跟之前所花的總和一樣多。



好好走完最後一步永遠沒有想像中容易。



找工作之餘,我們一邊仍在達爾文市裡旅行,先造訪了海濱周日黃昏市場,在那兒感受到跟台灣夜市一樣的熱鬧氣氛,或許這是身處熱帶才會造就的魅力,大家趁著傍晚天氣涼了些,一起出來逛逛集市,挑挑便宜地攤貨,順便嘗試各國不同風情的食物。



人潮洶湧的市集



這感覺也讓人熟悉,懷舊。



在市場裡我們遇到某個在地樂團,結合爵士鼓、原住民樂器跟貝斯,我在聆聽他們狂野熱情的演奏時,身體不自覺地跟著節奏舞動,到最後甚至不自覺地熱淚盈眶。我不是第一次聽到偉大的樂團現場表演,不過我從來沒有如此放開心胸去接納音樂的魔力,直到今天才深知其力量之深。



很棒的樂團



市場一旁的海灘,在退潮時,可以順著夕陽照在潮間帶的昏黃日光往外海走,大家齊聚在附近看望夕陽西下,又是另一幅風景,我不是那種盯著夕陽就會落淚的文青。只是太陽雖然每天會再升起,人們卻不是隨時都能看到這種良辰美景,對的心情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事物,對於這麼多巧合才能看見的景色,我總是感到格外珍惜。



最棒的夕陽



我相信某一天我還會在地球另一端,跟這麼多人一起分享西下夕陽,可是我此刻就讓我在這兒沈醉,不醉不歸。



我們也抽空造訪了達爾文的博物館,這邊毫不吝惜地展示北領地海生動物的危險,其中一種叫方形水母,外表看來華麗純淨,卻是全世界最致命的東西,澳洲人畏懼牠跟畏懼鹹水鱷魚的程度不相上下。當然裡面也放了一隻鹹水鱷魚標本,名字「甜心」,天阿牠的體型真是壯觀,在捕獲行動中溺死。



甜心鱷魚



除了危險的生物外,另一項展示的重點就是颶風「崔西」,跟二次大戰時的日軍空襲帶來相同的傷害,如今達爾文幾乎沒有歷史建築,就是由這兩項創傷造成。最近有一部好萊塢電影開拍,劇組卻被迫找昆士蘭的波恩小鎮,充當劇中達爾文被日軍轟炸的背景,因為據說那兒比達爾文更像以前的達爾文。



的確,達爾文的街上,每一項建築都如此現代新潮,幾乎每一戶人家、每一間旅社都擁有自己的現代化泳池。不過,街道上卻已經看不到任何過去的歷史,我想這也是好事,讓北領地的人們不必花太多時間凝視創傷留下來的刻痕,可以抬起頭面對未來。



而我在這裡所見到的每個人,不管白種人、原住民、觀光客,舉止中都露出了同樣的勇氣,這正是我所欽佩與仰慕的澳洲精神,我很高興又見證了一次這樣的精神,讓我可以從迷惘中走回來,繼續走完最後幾步路。






















 

凱瑟琳峽谷

凱瑟琳有個國家公園,以18個壯闊峽谷著稱。



不過等我到了旅遊中心,才發現除了花大錢搭飛機,小希跟我一天都看不完所有峽谷。於是我們選擇去泛半天的舟,打算悠閒地享受前兩個峽谷的模樣,或許在沙灘旁來跳個水,撲通一聲嚇嚇那些淡水鱷魚。



進入熱帶後,天氣就真熱得恐怖,一點也沒有冬天該有的樣子。租了船後,我們帶了半打可樂上船,穿上裝備坐上一台雙人小船向前划去,不過一直到離開岸邊許久,小希才發現我們的體重超過小船的限重,難怪船的吃水那麼深,河水還不時潑進船裡,我很快用空可樂罐做出一個杯子,一邊划還一邊把水撈出船內。



皇家可樂號



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生氣,對於服務員低估我的體重這件事。



我們來澳洲已經划過兩次船了,不過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次的船又是莫名其妙的大,沒多久我們兩人就坐在船裡哀號。不管我們怎麼協調搭配,小船就是只肯以龜速前進。



兩旁風景的確壯麗,而且細看可以發現更多妙趣,例如那峭壁其實很有層次,還有一些石頭長得很像鱷魚,夾在這樣的峽谷之間泛舟最具詩意。只是「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有待考證,這詩的節奏這麼輕盈,實際划起來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沒多久我就兩臂酸疼,手掌發燙,比地圖上預計的時間還遲了不少到達第一跟第二峽谷的交界處。



划到快死了



更糟糕的是,這兒的峽谷交界處不是可以划上去的地方,我們必須下船,然後想辦法渡過層層石塊,我們照著前面一對情侶的路線拉著它在石塊間穿梭,我得說,小希真是力氣威猛,我光是要保持平衡就快喘不過氣,她卻能一步一步堅定地把船拖往該去的地方。



雖然後來發現那個路線是錯的,原本二十分鐘的路程,我們走了一個小時才渡過,而且兩個人都快隨著前浪死在沙灘上。



幸好第二個峽谷的風景又比第一個好,我們才稍稍欣慰起來,還偷空從防水箱中掏出相機來拍拍照。第二個峽谷的一半路程都不到,租船的時間已經過了四分之三,我們只好再往回划了。



回程我們又見到那對情侶,正拖著船往沙灘上走,我們跟著她們走了一會,又發現這艘船真是無與倫比的大,在沙地上拖半天卻前進沒幾公尺。不久她們兩個人也開始吵得面紅耳赤,我們斟酌再三,最後決定不再追尋她們的腳步。



果然回到岸邊就看到更有經驗的猛男在水邊拖著船走,小希也想學習她們的方法,不過我們的船顯然吃水較深,就在划向猛男們的途中,在某個流水湍急處失去控制,眼看就要隨著河水被沖到管理員一再告誡千萬不能試著划過去的地方。



「妳們會在那邊撞到石頭,然後翻船,受傷,然後我們還得派人去把妳們救出來。」他一臉正經地告誡我們。



結果在此之前我們及時被卡在石縫間,然後陷入另一個困境,進退不得,小希吶喊指揮著,拼命想要脫離困境。



「右邊!右邊!」她對後座的我大喊。



不過不管我往哪邊划,只會換來一頓斥喝。



「妳到底要我划右邊?還是往右邊划?」這兩者的意義是相反的。



「右邊,不然我們就要被吸進去了!」她還是沒能回答我的問題。



於是我知道小希一年來第一次在我面前陷入驚慌當中,然後我也發現我們其實已經卡在石頭上,水流得沒有看上去那麼急,所以重點是要先離開石塊。



「我知道了,用屁股!快用屁股阿!」我當然是比小希更惶恐,不知道誰忽然想出了這個方法。



於是我們就在石塊間用屁股蹬著船前進,我這輩子從沒想過有哪一天我必須用我的「咖稱」划船,我更沒想到這招竟然管用。看著船一寸一寸挪動,最後竟然真的脫離了卡船的危機。船一能動,我們就死命地划動船槳,終於,我們到了岸邊。



小希上岸後雖然面紅耳赤,隨後立刻恢復冷靜,優雅地學前人拉著船走,我滿身是汗,負責幫小希提鞋,保管防水桶,然後試著不要讓自己跌倒。



這麼一來果然快了許多,不過回到第一個峽谷時,租船的時間還是用完,我們為了不要被困在峽谷裡過夜,趕忙拼了命往回划,幸好及時在管理員離開前回到岸上,雖然被訓了一頓,最後還是拿了押金回來,算是一個完美的結束,除了一個小小缺憾外。



「我的鞋呢?」小希赤著腳尷尬地站在沙地上。



「這個,我沒把它丟回船上嗎?」我一臉欠揍地說:「欸,好像沒有耶!」



「你連給我提鞋的資格都沒有!」這句話看來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諺語。



不過管理處打烊,我們隔天一早又要趕往達爾文……各位如果有去凱瑟琳峽谷划船的話,看到岸邊有一雙鞋子,千萬不要誤以有人自殺、或是被鱷魚吃掉,請鎮定地幫小希把鞋撿回來吧!



當晚我們一回到旅舍就睡死了,手臂、肩膀、大腿、屁股的重創一直到隔天還讓我們痛得下不了車,不過小希還是挺著開到了,北領地的首府,達爾文。



我們一起旅行的最後一站。







 

Last Road Trip

接下來的目標是達爾文。



接下來的三天,小希又將陷入開車地獄,不過此後她將解脫,因為麥妮的任性,我們盤纏幾近用罄,於是要一路玩到凱恩斯的計畫泡湯了,在達爾文就得先找工作。



而我們也會在那邊替麥妮找新歸宿,因此,這也是我們兩人一車最後一段旅程。



這段旅程的第一個景點是「魔鬼的彈珠」,數不盡的圓形石塊散佈在一塊平地上,每一顆的尺寸都比人還大上幾倍,偏偏每一顆都圓滑得不可思議,跟地面只靠一個小支點接觸。的確像是魔鬼才玩得動的彈珠群,也是魔鬼才研磨得出來的地理奇蹟。



破珠而生



然後晚上我們在一個叫Tenant Creek的地方過夜,這小鎮居民只有一千多,大部分是原住民,小希跟我在路上找超市買食物,卻連一個白人都見不到。街道上,所有商店都加設了一層又一層又一層的鐵窗鐵門,尤其是販酒的商店,兩個年輕人像是關在監獄裡賣酒一樣,我懷疑他們腳邊搞不好還擺了散彈槍。



處此之外,到處是成群的原住民,這也是我跟原住民互動最多的一天,為了問超市位置,我跟一位原住民老伯比手畫腳半天,好不容易才搞懂他的意思。許多原住民小孩經過我們身旁時,也會笑著鬧著跟我們打招呼,我覺得挺親切的,不過還是懷疑白人們都跑哪兒去了,後來才在一個酒吧看到許多打撞球的大叔,每個臂膀上都佈滿刺青,穿著那種電影裡常見的黑色皮衣,每個都像剛從監獄裡出來的一樣。



我們自認沒有他們那股殺氣,晚上也就乾脆足不出戶。旅舍裡一個白人酒鬼住客,把整間旅社薰得臭氣沖天之後,也警告我們傍晚以後就別出門,免得被搶。反正這兒竟然抓得到無線網路,我也就樂得安分守己。哪知晚上門外真的傳來鬥毆聲音,酒鬼拉我到外面看好戲,兩群原住民扯成一團,酒鬼告訴我原住民每晚都上演同樣的戲碼。



這個小鎮永久居民有一千多人,去年一整年警察卻逮捕了三千多人次,平均每人要被抓個三次,我不是很願意相信酒鬼呼著酒氣吐出來的數據,不過還是為此感到難過。



這種問題,不是把他們跟其他人分開就了事,絕對不是。



隔天離開此地,繼續往北走,幾乎一整天都在車上度過,最後來到一家門口有真人尺寸頑皮豹模型坐檯的露營區,草地硬得我們錘彎了好幾根釘子。不過我在對面店家門口發現載運坦克的卡車,以及巨大的鱷魚模型,才開始有一種朝熱帶地區前進的感受。



頑皮豹



坦克!



我有點不捨地一個人在毫無觀光魅力的休息站逛逛,向來時方向拍了一張沒有特色的公路照片,明天我們繼續往凱瑟琳去,然後再一天到達爾文,然後最後一次Road Trip就劃下句點,還有很多很多東西,都將劃下句號了。




回首來時路

愛莉絲泉

然後我們朝愛莉絲泉前進。



小希跟麥妮又經過一整天單調乏味的辛苦開車,終於在穿過一座山脈的隘口後,來到這個置身於澳洲內陸深處的城市。



我一直對這座城市情有獨鍾,它在我心裡顯得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從來澳洲之前,就注意到這城市,不過不管這一年來在哪邊旅遊,它都像在世界另一端那麼遙遠。熟悉的是,在我生命中,認識了許許多多叫做愛莉絲的人,每個都像這座城市那樣堅韌而美麗,讓我有點忌妒,因為我也希望這世界哪裡能有個地方叫做「麥吉他灣」或是「麥胖橋」,可惜沒有。



總之,我一直期待能親自到這兒走上一趟,瞧瞧它的風貌。



我們一進城,迎接我們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速食店,對此我們驚喜莫名,因為我已經在世界文明史中消失了一星期,是時候一次討回來了。於是小希跟我又一起吃了一客肯德雞外帶全家餐,一份大薯條、一份大沙拉、一份大馬鈴薯泥、一罐大可樂,每一樣都是店裡尺寸最大的,加上堂堂十塊原味家鄉雞,嘿嘿,全被我們啃得盡。



然後我們在這兒住了兩晚,讓小希恢復一下長途開車帶來的疲勞,我則是造訪每家書店,買齊我那本奇幻小說的續集。這一逛下來讓我意外發現這座城市存在不少大型購物商場,跟它的永久居民數實在不成比例,想必又是為遊客們建造的天堂。不過我在本應是巔峰時刻的下午逛街,中心商業區街道上人卻少得可憐,有點像被瘟疫侵襲過重建的城市。



不太熱鬧的街道



路上最多的只剩原住民,不過他們看起來不像會買Xbox360或是超高級多功能洗碗機的族群。比起百貨公司、精品店,我寧願見到某棟大門關不上、窗戶旁滿是蒼蠅飛舞的老舊酒店,門口或許還拴著幾匹馬。那樣才是內陸小鎮應該有的風味,我可以一邊用袖子揮汗,一邊對吧台後面臂彎刺青的酒保要杯啤酒……不過我只見到滿街咖啡店,停在路中間招攬客人的旅遊巴士,跟假的裝飾塑膠馬。



塑膠馬



無妨,至少到處有冷氣可以吹,還有比水便宜的可口可樂,我抬頭看看豔陽高照,想起來覺得這倒也不錯。



愛莉絲泉附近有座澳紐軍團山,其上有座方尖碑,又是紀念大戰犧牲的英靈,不過這我看太多了,於是把視野放在周圍的景色上。從這邊可以看到愛莉絲泉幾乎被一層又一層矮小的山脈圍繞,不管往哪個方向望去,幾乎都看不到綿延的地平線。



我瞧見昨天麥妮進來的隘口,連接交通繁忙的公路,跟一區又一區白色建築,如今人們就靠著這條史鑼特公路,北至達爾文,南至阿得雷德,然後在愛莉絲泉這兒歇腳。



隘口



望著處此之外的一片荒蕪,不禁想像遠一點的年代前,還沒有汽車、沒有公路、沒有建築的年代,想像過去開疆拓土的探險家,都是為了什麼走過這些路呢?牽著一頭馬或駱駝,帶上幾包補給品,冒著生命危險,就這麼走進未知的世界裡,無止無盡走著。我搖搖頭,這是我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所以沒有公路以我的名字命名,就像愛莉絲泉,也是以當初電信中繼站主任的妻子命名。他們克服了這種不可思議的艱難,他們實至名歸。



於是我放棄找尋「麥吉他灣」的念頭,乾脆改變志向,如果我一個人能吃下兩客外帶全家餐,希望肯德雞能推出一個更大尺寸的套餐以我命名吧!



「先生這是你點的兩客麥吉他套餐,一共是八千五百元。」想像笑容甜美的女店員這樣跟客人說,還有那拿出信用卡才付得起的價格,也挺過癮的阿!



我在愛莉絲泉也參觀了一座女性博物館,雖然只是義工們整理出來的簡單展示,內容也不甚豐富,不過看著這些了不起的偉大女性,用不輸給男人的步伐在這塊荒原裡留下的足跡,我內心倍覺感動。雖然我在大學主修社會學,不過對於女性主義卻永遠搞不懂,看著她們互異、有時還互相矛盾的主張,總是一頭霧水。



在參觀時,我繼續試著理解這些故事,比如有位婦女跟兩個女兒騎馬趕羊趕了千餘英里;也有跟著騾車從阿得雷德運台鋼琴來愛莉絲泉,只為幫丈夫彈琴,營造家庭氣氛的妻子。氣概不同,卻同樣令人感動。展覽中除了當時家庭用的古物,也列出澳洲各個領域成功的女性肖像,她們除了相夫教子,同樣能從其他事物上受到莫大尊崇。



偉大女飛行員



我記得自己看過一部叫做「紅粉野球隊」的漫畫,劇中那位迷人的女主角是這麼講的:「我不在乎女性地位這種事,我只是討厭在嘗試之前,就讓別人告訴我,我做不到。」在我認同的女性主義裡,女性真正的偉大不是建立在證明自己跟男人擁有同樣優秀能力這件事情上,老實說,就我觀察,這已經快要成為不必爭論的事實。真正最棒的女性,是擁有自己嚮往之物,然後在那個領域裡面充滿熱情,持續發揮。



那樣的女性是會發光的,被這種最棒的女人喜歡,沐浴在她的光芒下,然後用同等的光芒回報,不正是男性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嗎?



走出博物館,我不再只是佩服男性探險家的足跡,也受到女性拓荒者的身影鼓舞,我環顧四周,試著撿拾過去內陸荒漠裡的蛛絲馬跡,當時,人們的熱情像是泉水一樣源源不絕。我的心裡也有嚮往之物,我希望自己也永遠不要失去對生命的熱情。



李安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如果那座山指的是內心嚮往、美麗卻又無奈不可得的風景,那麼我認同之至。不過除此之外,我的心裡還多了一座湧出熱情的噴泉,鼓舞我去追尋嚮往之物,即使深處困境也不該退縮,一座永不乾涸的愛莉絲泉。


 

國王峽谷

在車上睡覺並不能完全恢復元氣,唯一的好處就是不用收帳篷,最適用於「看日出」這種活動上。



我在棉被裡看烏奴奴最後一眼,觀賞它跟日落時相反的顏色變化過程。身後是朝陽,光線驅走大石頭上的陰影,再次短暫地綻放光芒,看起來仍然那麼溫暖耀眼,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冷得要死,每一個離開棉被的部位都在發抖,這種矛盾不知如何形容,大概有點像寒冬時透過7-11的櫥窗看店裡冒著熱氣的關東煮。



最後一眼



不瞞您說,我當時還真有股衝動去咬烏奴奴一口!



然後我們真的離開它了,朝下一個景點去,下個景點叫King`s Kanyon,國王峽谷。這是幾乎每一個從愛麗絲泉出發的旅行團都會排進的行程。麥妮開在它的側邊時,我們就能感受到那股宏偉壯闊,一望無際的斷崕橫亙身旁,綿延直到視線絕盡處。



當大家都在附近烤肉野餐時,我們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喔,應該說,小希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而我呢?一看到入口那段陡直的階梯坡道,就睜大嘴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數不盡的石塊階梯,層層相連到那該死的天邊!



入口處階梯



「這該不會是我要爬上去的地方吧?!」我用國語對小希大叫,語氣充滿驚駭苦痛。



「沒錯!」眼前一位婦人氣喘吁吁地從出口出來,迎面對我說,帶著一種意味深長的表情:「那就是你要上去的地方。」



只有在這種時候才知道,語言隔閡根本不是問題。



總之我硬著頭皮上了,本來想幫小希拍張了不起的出征英姿,我卻耍笨禮讓一個旅行團先踏上階梯,然後才轉頭拍下一張小希對我比中指的照片,因為那綿延的階梯畫面就被一群旅客破壞了。



中指



我覺得這件事值得一提,一是,身為一個淑女,怎麼可以被拍下這種照片呢?其次,我這種莫名其妙就想禮讓的個性實在太無可救藥了,一點霸氣也沒有,雖然,我當時腳都軟了,還是應該硬挺住才對。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發誓非要改進不可。



不過一邊發誓,一邊我就開始變成四肢著地的爬行方式,連一半都走不到,就害怕得兩腿直發抖,到最後還要勞動小希牽著,才能走完另外一半的路程。當我剩下最後一段路時,抬頭幫小希拍照,她背後突然透出光來,這根本是上天派來幫助我的天使嘛,還是個會比中指的天使!



發光小希



總之,我到了山頂上頭,然後兩腳一站直就開始想,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上得來?一定是神蹟,對了,我待會怎麼可能下得去呢?神阿,你再幫我一次吧!



接下來一路上我都在盤算該怎麼請直升機來載我下去,老實說,以眼前的風景來說,坐一趟救難直升機一定很過癮。一片綠色植物與紅色泥土相間的大地就鋪平攤在我們面前,延伸到遠方地平線上。我們踏在斷崖上前進,想不到在這樣一個地方也能長成獨一無二的生態系,各種奇妙的植物、動物,一齊在滿是石塊的崖頂互助共生,生存了下來。



我們在這兒漫步,跟著一團又一團的旅遊團前進,順便偷聽他們導遊的介紹。我以為上來就是要由上往下眺望,看一看就可以走了,事實上崖頂的景觀一樣美妙,大家跟著步道標示恣意穿梭,奇岩怪石、絕壁斷崖、白楊芒草……歷歷在目,以紅色石塊作為主調,搭配綠色植物、藍色天空,雖然色彩並不繽紛,但還是一幅滄茫廣闊的美麗圖畫。



登高望遠



途中,在我到不了的一處斷崖旁,小希遇到一個騎腳踏車環遊澳洲的日本攝影師,後來我們在對面山崖上,看著他還站在那峭壁前朝下拍照,只差半步吧,就會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克服了這種恐懼,我想他一定能拍出最震撼人心的照片。



那人從對面峽谷往下拍



這樣的巧遇令小希開心不已,她是在越過一段令人窒息的路程,才能在山崖邊的一棵樹下遇見他,想也想不到那兒會有個人。



「這就像在打電動的時候,」小希興奮地說:「在某個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NPC,然後他就教你一招絕招,或給你一個道具。」



是阿,那我就是在半路陣亡的某不知名村民夥伴。



我的確是快陣亡了,昨天的健行疲勞尚未恢復,今天又是這麼漫長的旅程,小希卻能健步如飛,至少在我面前,她走起來就像在飛一樣,像個沒有翅膀的天使。



「欸,這段路很難走。」我連滾帶爬才滑下一段土坡。



「恩,的確,你看我雙手都從口袋抽出來了。」她蹦蹦跳跳地說。



就在我快要倒地之餘,我們找到一了一個叫「伊甸園」的植物茂盛處,就長在溪邊,那股綠意讓我又有動力前進,而且我這時才從地圖發現我不用從剛剛的階梯下去,前面有一段可以繞行下去的緩坡,沒錯,我不用從剛剛的階梯下去!



於是我又輕快地唱起歌來,用四肢加屁股在石塊間滑來滑去。



我想唱:「我看過了許多美景,我看過了許多美女,我迷失在地圖上每一段短暫的光陰…….勉強說出,我為你寄出的每一封信……就是旅行的意義!」



卻不自覺地唱起:「不!我不願意結束!我還沒有結束!無止盡的旅途……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說出來不怕您笑,我唱得還蠻好聽的,尤其聲音不時顫動,顯示功力十足……好吧,至少真情流露,我把心聲全透過嗓子唱出來了。



於是我決定把這首歌當成我們的主題曲,我想麥妮一定也不會反對,跟著我們這半年,她已經跑了將近兩萬公里了,如果機器有知,也會認為這是一段艱苦的無間道吧。



就這樣亂想時,我看到下坡的地方,不太陡,鬆了一大口氣,學小希輕快地跳了幾階,又差點滑倒,只好乖乖地慢慢走下去,「Take Your Time!」澳洲人總會這樣拍拍我肩膀對我說,老實說,這也是我在澳洲學到最有哲理的一句話了。



趕什麼呢?慢慢走的人一樣可以享受精彩!



晚上在附近的中繼站露營,意外發現不少打工的韓國人,他們卻做出意外難吃的昂貴漢堡,不過我不在意,一來是我們明天又要往文明的地方走了,二來,我今天看到了不起的風景,用我不爭氣的雙腳,爭氣地走完全程。

















 

近距離接觸

隔天我們還想來看日出,不過天氣冷到我們不敢把身體從棉被裡拉出來,怕我的身體熱脹冷縮,密度搞不好突然大個幾倍。直到太陽升起,稍微驅散寒冷大地,才勉強上車,要跟烏奴奴來個近距離接觸。



我們剛把車停到停車場,抬頭就能看到攀爬烏奴奴的遊客,那坡道遠看時似乎不算什麼,不過近距離一瞧才發現真是陡得嚇人。遊客們每個爬得面紅耳赤,在底下仰望彷彿也可以聽到這些人粗重的喘氣聲音。有位小姐也不知道想什麼,穿了美麗拖鞋就要來爬,幸好人長得跟拖鞋一樣美麗,身旁有個勇猛男友能拉她上去。我只想告誡各位,如果你堅持一定要爬,千萬要結伴而行,至少有個人能幫忙打緊急電話。



上坡的地方



然後我們開始了環繞烏奴奴一週的健行。這段路程大約三小時,不過委實不太好走,雖然我們來的時候已屆冬天,太陽還是有把我們烤焦的嫌疑,而且可能還怕烤不夠熟,連我們腳下的石板也冒起蒸氣,有點像在做石板烤肉。迎面而來的遊客個個垂頭喪氣,附近活動力最強的生物就是蒼蠅,這些傢伙似乎不分春夏秋冬,惱得遊客隨手攀枝驅趕,不過沙漠植物往往得生長很久,多半還要些因緣際會,才能長到樹枝足以用來趕蒼蠅的程度,因此到處可以看到不要攀折花木對付蒼蠅的告示牌。



麥吉他烤焦了



路程中,先讓我意外的是烏奴奴面貌竟然如此多變,幾乎跟昨天看到的那塊方正石頭完全不同,從每一個不同角度看到的都是另一種風情,帶給我們一種瞎子摸象的探索快感。另外,烏奴奴下面的植物繁榮茂盛,種類跟高度都超乎我想像,可能是因為附近有從石頭上流下來的積水之故,不過我寧願相信這是來自於聖地的魔力。



植物茂盛



除此之外,有時還可見到不少壁畫,從比中國歷史還要古老的年代流傳下來,珍貴非凡,摸一下就要罰你五千塊澳幣。不過除了這些壁畫外,身旁這塊大石頭你要摸多久都行,我第一次碰觸它時,不能說有什麼電流流竄全身這種誇張的話,不過心臟還是跳得更加急速起來。



有不少區域分屬男性或女性的聖地,分別適用於原住民男性或女性的法律。小希跟我不時猜測這些區域的面貌可能長得像男生或女生的什麼器官,才會因此劃分,不過由於這些地區禁止拍照,所以也無法跟各位分享討論,只待各位日後親自來發揮想像力。



比較有趣的是看到從石頭上傾流而下的水流軌跡,會在石頭上畫出黑色刻痕。其下往往會有一道水溝,便成了動物偶而來休息之地,也成了過去原住民狩獵的最佳地點,原住民打獵總是只抓最後離去的一隻,確保動物不會對此地敬而遠之,真是個聰明策略。







當然現在遊客多了,原住民不來這打獵了,而且他們也因此再也不敢喝這裡的水了,為什麼呢?因為爬上烏奴奴通常要花兩個小時,上面可沒有流動廁所,遊客就……然後下雨天就跟著……小希跟我聽了特別氣憤,因為我們當時可是為了害怕冒犯聖靈,憋了整整一天阿。



觀光客們另外一件過份的事是,當我們走到像兩塊三分熟的牛排時,好不容易來到休息站,就看到坐著遊覽車而來的人已經搶占了幾乎所有椅子。這根本是作弊嘛,連帶害我們悔不當初。不管如何,我們還是順利繞完烏奴奴一圈,在天空沒有任何一塊雲庇蔭的情況下,我覺得我們蠻了不起的,更了不起的是我們只休息了一會,還接著要去卡塔裘加,再走另一個更艱辛的步道。



卡塔裘加距離烏奴奴有幾十公里之遙,宏偉程度一點也不亞於烏奴奴。它是由好幾十塊大石頭組合而成的,原住民稱它為「多頭」。雖然外觀不像烏奴奴那樣方正,不過遊客可以在其中穿梭,每個人都跟我們說此處絕不容錯過。



多頭



不過車子開到停車場時,我已經有一種虛脫的感覺,加上這兒更崎嶇難行,於是我無法深入步道底部,只有小希一個人走到最後拍了不少照片。我在步道外圍坐著休憩,看看風之谷的美妙景色,身邊不時傳來遊客吶喊的回音,有一種靈修中的寧靜,如果我要找個地方修煉絕世武功的話,大概就會選擇來這裡深造,至少,瞧瞧那在峭壁旁佈滿石塊的小徑,可以練成不錯的輕功吧。



風之谷



小希跟我炫耀完照片後,今日最後的重頭戲就是卡塔裘加的日落,這邊的停車場也塞滿了車,而且不少旅行團選擇在此處野餐,看得只能啃巧克力糖的我饑腸轆轆,很想混進去偷吃幾塊乳酪。



卡塔裘加日落時,光線轉換過程大致與烏奴奴相同,不過變化的速度較慢,而且顏色也更鮮豔明亮。我最喜歡它呈現紫色的樣子,有一種前所未見的神秘感,彷彿它們並不是這個星球原生的一樣。



紫色多頭



晚上我們又吃微波罐頭食物作為結束,坦白說,在這不毛之地住了一個多星期,到了要離開的時候還真是捨不得,遊客會繼續來來去去,繼續在酒吧狂歡,不過這一切都與我們無關了,尤其再也不能跟他們分享觀看烏奴奴時的感動,這點最讓我感傷,不過我無暇感傷太久,因為白天的疲勞讓我很快入眠,睡在烏奴奴跟卡塔裘加的搖籃裡,這是最後一天了……


 

荒原紅寶石

說穿了,烏奴奴也不過是塊石頭。



但是它絕對是其中最偉大的一塊,莊嚴、寧靜、不可取代。這份神聖性不只存在每一位澳洲原住民的心裡,也應該存在每一位地球居民血液裡。



麥妮恢復元氣後,當天下午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朝烏奴奴開去,抱著久違的心情要去近距離瞻仰它的榮光。烏奴奴的門票最少是三天份,用意是希望參觀的人別急著一天看完,在不同氣候、光線下,它所展露的風貌也各不相同。據我在車上觀察的經驗,甚至連距離的不同都會讓遊客的觀感耳目一新。



日落前,我們先到了原住民文化中心參觀,雖然這個區域大部分禁止拍照,不過內容卻超乎預期的豐富。對原住民的繪畫、手工藝品,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另外也介紹中部沙漠的生態,例如有一種螞蟻叫蜂蜜蟻,會把食物轉化成蜂蜜存在屁股,作為蟻穴的備用糧食,那模樣真是討人喜歡,不過原住民會把牠們挖出來吃。



原住民文化中心外



相對的,這裡也展示一些破壞沙漠生態的外來物種,照片上澳洲慘況歷歷在目。引進外來物種在歷史上被證明,的確是一種愚蠢行為,應該要每一位世界公民一起深思。近年來在台灣也會聽到類似聲音,不過音量小得多,甚至有時候動機不是那麼純正,如果以這個理由反對熊貓來台的話,那寵物店大概也得禁止販售波斯貓才對,欸,事實上,哈雷跟派翠克也應該送還澳洲。



中心裡,另外一項非常有趣的展示是,世界各地人們把從烏奴奴偷到的石頭寄回來要管理員幫他們還給原住民,管理員不厭其煩地把每一封信名字塗上馬賽克,然後公佈出來。有些人的動機是害怕被詛咒,有些人是事後炫耀被人告誡,總之我看得津津有味,烏奴奴雖然是全世界最棒的石頭,但它棒的地方就在於妳想看它的話,得千里迢迢跑來,而且方圓幾百公里內幾乎就這個景點,它不是可以被擺在家裡的收藏。



不過管理員也註明,事實上根本沒有詛咒這種事情,原住民對此只是感到遺憾而已。人們對於不解的事物總是抱持畏懼態度,例如原住民也不希望人們爬上烏奴奴,事實上他們有時也會為了進行某些儀式爬上去,這不僅僅因為烏奴奴是他們的聖地,而是因為攀爬烏奴奴的路程太陡、太危險,他們不希望遊客在攀爬受傷,甚至喪命,這會讓他們十分痛心、難過。



但是有些人就是無法理解這種心情,好像如果有外國人跑來參觀龍山寺,一時興起爬到廟頂跳舞,下面的人喊著:「危險,快下來。」那人卻還覺得,我征服了妳們的聖地,所以妳們才會這麼不高興。把那種人文關懷,曲解成舊文化的固執,正是這種自以為是最讓人生氣。



總之,這個文化中心棒透了,非常值得一遊,來這兒的大家千萬別錯過了。



接著,我們就來到了烏奴奴旁觀看日落的景點。距離日落還有一個小時,景點卻已經停滿了車,遊客們或者坐在自己的車頂,或者斟杯紅酒品嚐,天空中數台直升機載滿有錢的大爺,來回盤旋,但是我懷疑方圓百里之內的目光,應該全都對準了不遠處這塊巨大石頭。



車頂遊客



我先坐在車裡透過車窗觀望,然後忍不住下車,盡可能地步步朝它推進。像這樣近距離觀察它時,會發現它的表面並沒有想像中平坦,形狀也沒有那麼方正,不同的角度,看起來有不同的模樣。不過此時觀看的感動卻超乎了我的想像,搞不好此時我的眼眶還含著幾分淚水。眼前的景色非常簡單,延伸的草原盡頭,一條長長的地平線綿延,地平線上泛著夕陽的餘暉,暈黃的餘暉包圍一塊偉大巨岩。



日落前的烏奴奴



然後時間洪流一分一分向前流動,原本沒有時間概念的荒漠也急速動了起來,然後烏奴奴的顏色開始變化,從琥珀般的亮黃色,慢慢轉紅,在某一刻,忽然綻放出耀眼的紅色光芒。然後昏黃簾幕,開始往上拉起,不同顏色的氛圍跟巨岩顏色的轉變互相呼應,最在一道紫色彩霞之後,揭開夜幕,跟從另一端鋪上的夜幕接連,巨岩跟著從紫色轉變為鐵灰。



變成紅色寶石!



星星一顆一顆冒出來,感動也一點一點累積在心裡,然後永生都無法忘懷,我懷疑如果有前世今生,我下輩子重回此處,恐怕還會有似曾相識的羈絆,那是埋藏直到靈魂深處的能量阿。



美麗紫霞



嫌我說得太扯?那麼,一輩子一次也好,親自來邂逅它吧!



















 

麥妮重生!

約定好的週三下午,修車廠又打電話來。



「壞消息……」我一接起來就聽到這句話,對方語氣充滿明顯假意的遺憾。



「你們車場燒掉了嗎?還是修不好車老闆被顧客圍毆?」我還是只敢在心裡詛咒。



「從達爾文送來這顆零件,是錯的阿。」



「喔這樣阿,那是要怎樣?」我已經不知道該用啥口吻講話了。



「可能要從伯斯送來。」他的語氣有點遲疑:「不過會更貴。」



「你不如乾脆去吃大便。」這又是我心裡的OS。



「不過,我們老闆明天會去愛麗絲泉一趟,」他趕忙補充:「他可以把零件拿去給人修修看,不行的話,就真的要從伯斯叫來。」



於是我們又無言地掛上電話,不過至少這次是愛麗絲泉的人幫我們修,我對這家維修廠已經失去耐性,甚至起了把他波上PTT黑店版的衝動。



「請大家不要再到Yulara附近這家修車廠修車了!」如果我這樣呼籲,不知道會不會被浸永久水桶。



於是我們又繼續等待。



期間我們見到恰巧來烏奴奴旅遊的台灣背包客,剛剛完成打工渡假旅程要從達爾文回台灣的妮可,得到欣慰的當面慰問。



然後又繼續不安地等著。



一直等待……



週四傍晚,終於接到電話。



「你們車修好了。」打電話來的是一個陌生聲音,老闆跟之前的修車工大概都被我的怨念電波殺死了。



於是車廠派人來接我們去麥妮,司機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買車一定要注意車況的金玉良言,好像麥妮是在路邊撿到的一樣,還說有對夫婦已經在這裡等了兩個禮拜了,因為零件竟然要從日本送來,不過對此我聽而不聞,因為全世界最曼妙的聲音在等著我們。



你們不會知道我們聽到麥妮引擎聲時,心裡有多麼欣喜若狂。我撫摸著她的每一寸車體,還想要跪下來親吻她的輪胎,不過最後害羞地只拍了拍她屁股。



櫃台後面的臉孔不斷解釋送修的過程,只是聽在我耳裡像是上什麼量子力學的課程一樣。,總算修費也比預想中便宜一些,不過我沒有道謝的打算,只想建議他們雇用一位愛麗絲泉的技工來。



不論如何,我們又重生了,經過一個禮拜的極地露營,兩人一車終於團聚,又能昂首闊步啟程。



繼續我們未完成的旅程!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救命 Part 2

什麼?



「愛麗絲泉沒有這零件,要從達爾文運過來。」住進露營區隔天,修車廠老闆斬釘截鐵地這麼告訴我們。



達爾文距離這裡有兩千公里遠阿……



「那麼,要多少錢?」小希冷靜詢問。



老闆講了一個我們嚥不下去的數字。



「不可能,我們沒有那麼多錢。」換我打電話過去談判。



「那就修不好。」



「不能用便宜點的方法嗎?零件不能用二手的嗎?」我繼續討價還價。



「叫二手零件的話,我們不保證能修好,如果不能,那你又要等上好幾天,再叫一個來,然後以此類推。」



少來?那你怎麼保證新的能修好?



「我可以跟你保證。」那人漫不經心地說。



雖然一肚子氣,談判桌上一枚籌碼都沒有,我也只能無奈接受。



「那,什麼時候會好?」這是我最後一個問題。



「如果它順利搭上飛機的話,那麼下週三有可能會到,如果它在那天早一點到的話,黃昏之前就可以修好啦。如果不行,那麼就週四早上吧,或更久。」



「如果我是魔鬼終結麥的話,你還沒講完這麼多廢話前,大概就被我一刀戳死了。」我心裡用他的「如果」邏輯這麼想,不過沒有真的說出口。



麥妮還在他們手上……



我記得大學的時候,偶而幫人家處理電腦病毒,乍看之下修不好時,假使不巧他又不幸不是個美女,就會叫他重灌,如果重灌還不會好,就會扯一些,主機板燒掉了之類的理由,然後要他換新的。這世界怎麼變成這樣呢?我記得以前雜貨店連燈泡壞掉都會想辦法幫人修好,現在則是印表機原廠油墨幾乎比一台印表機貴,換新油墨不如換新印表機。



等快速複製人發明以後,大概連感冒都沒人想治,直接整個人換掉就好啦。



我還想要繼續想下去,把這個資本主義「創造性破壞」的來龍去脈徹底想清楚,無奈思緒慢慢被麥妮的不幸給佔據。不過能怎麼辦呢?這裡是全世界最荒涼的地方之一,然後他們是唯一的修車廠。



全世界的中國餐館絕對不會開在喜馬拉雅山上,全世界最強的投手也不會去烏拉圭打棒球,在這裡工作的修車工人也絕對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不過現在就是他們說了算。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於是我們只好持續等待下去,烏奴奴距離我們有二十幾公里遠,這些日子哪兒也去不了。我們晚上就待在洗衣間看書,能多晚睡就多晚睡,免得太早醒來被冷個半死,這裡是沙漠中了吧,中午太陽的確把人烤焦,哪知晚上卻是沒蓋上兩層被子的肌膚都會被凍得皮開肉綻,常常睡醒腳上就多了幾道傷口,說不定還有幾片碎冰斷在裡面。



白天則是能睡多晚就睡多晚,因為除了看書,幾乎沒有其他的事做,為此我好不容易把那本看了一年的「Magician」給啃完,然後才發現它還有堂堂兩本續作,預知詳情下回分曉,彷彿暗示我想要完成旅程還早的很。



除此之外,只能偶而到購物中心那邊逛逛,每吃一次漢堡荷包就去掉一層皮,偏偏這又是唯一讓麥吉胃能稍稍滿足的食物。那幾天,除了吐司夾麵包,便是餐餐泡麵,光用想的肚子就饑腸轆轆。



一直到最後兩天才發現另一家旅舍有設備齊全的廚房,不過購物中心的生鮮食物實在太貴,我們還是只能吃罐頭食物充飢,不過比較起來,這幾道微波肉醬飯、冷凍罐頭麵,已經是很幸福的大餐了。



最恐怖的就是永無止盡的漫長等待,不曉得何時才能離開此處的焦慮,跟剩下來的錢能不能完成旅程的擔憂。



但是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全世界最幸福的事才會發生在人身上。



事發那天,我們跟幾位露營區的朋友們聊天,他們都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一齊策劃這次旅行,每個人講起話來都風趣可愛,偶然邀請我們一起把酒言歡,跟我們分享食物。當他們聽聞我們的遭遇後,不斷地安慰著我們,我們一邊吃著暌違已久的義大利麵,也是暌違已久的熱食,一邊聽他們有趣的旅遊事蹟,不禁開懷捧腹大笑。



隔天,我們意興闌珊地在帳篷裡躺了幾乎一整天,如此才恰好能維持三餐餅乾帶來的熱量,到了傍晚,日落之前,忽然有個身影來我們的帳篷察看。



「你們,還活著嗎?」我猜他是要這樣問,為了禮貌,才改成這樣開口:「你們還好嗎?」



我們想不到有人會來拜訪,趕忙拉開帳篷走了出去。



「要不要來跟我們一起吃飯阿?」這位滿頭白髮的氣質先生開口,我們昨晚只跟他講了沒幾句話。



「不,我們有食物阿。」我勉強克制慾望,這樣回答。



「那怎麼不去煮?」



「因為我們沒有餐具……」對,我們買了罐頭才發現沒有帶餐具下車。



於是他熱情地帶著我們到他的房車旁,借給我們廚具,許多旁人也聞風而來,人手一袋食物硬塞給我們,不管我們怎麼辭謝,他們身後總是會傳來催促我們收下的聲音,似乎我們的遭遇已經傳遍整個露營區,霎時間,我們手上多了大包食物,我感動得像是有什麼霧氣在眼眶飄動,人世間真是太美好了,誰說這是個冷酷無情的世界呢?



為此,我也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像他們這樣熱情助人。



在幸福中飽餐一頓後,歸還用具時,白髮氣質先生又塞了一些餐具給我們。



「拿去吧!拿去!」看我們再三辭謝,他妻子也從房車裡面大喊出來。



就這樣我們頂著滿天燦爛星斗回到帳篷,身體心裡都充滿暖意。



「我看老天也不是真要我們回家。」小希躺在氣墊床上這麼說:「這只是一場考驗。」



「怎麼說?」我好奇她為何有感而發。



「不然就直接送我們回家就好啦,為什麼讓我們苟延殘喘,還派那麼多好心人來幫助我們呢。」她這麼回答。



「說得也是。」如果沒有人及時來拖我們的車走,我們此刻已經在台灣了,我想。



隔天早上,我們帳篷前又堆了一些用具,看來有人臨走時,又把多的東西送給我們。



我延續這份感動,到旅遊中心狠下心買了幾張明信片,想把對紅色巨岩的感受跟人情的溫暖分享給台灣好友,雖然信裡寫著,「不知道會先看到明信片,還是看到用光盤纏的我……」但我滿腦子還是想著,一定要完成這趟旅行,為了這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不過考驗似乎沒有那麼容易結束……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救命!

「這可該如何是好?」我攤坐在副座上。



我們已經做了一切我們所知的緊急措施,雖然極為有限。麥妮還是一動也不動,此刻只能敞開它的引擎蓋,在這條前往澳洲中心的漫長荒漠公路上,面面相覷、束手無策。



書裡面說,拋錨的時候,記得待在車上,免得下車沒多久被烤焦,聽說這裡拖吊費不可思議的貴,我們都有一種沒得救的話,就得回老家的最壞打算。忽然想起「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這一部日劇,我還來不及去實現這浪漫舉動,竟然就得先嘶吼:「救命阿!」



算算,我們距離Yulara這個為遊客建造的社區還有五十公里,往來車輛還算不少,這時候傾盆大雨一度又下了起來,天降甘霖,至少我們暫時沒有性命之虞,情況還不算太壞。



窗外大雨傾盆



果然天無絕人之路,一對環澳中的親切夫婦停下來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忙。於是我們先試試充電,果然麥妮順利發動,這對夫婦不放心,還跟著我們往Yulara開,每過十公里看到路牌,心裡的擔憂就少一分,好不容易到了Yulara,這個地方住滿遊客時是北領地第三大社區,危機總算暫時解除。



不過此時麥妮在十字路口又靜止,我嚇得下車推它狂奔,就這樣不斷充電又壞掉,好心夫婦終於決定拖著我們到最近,也是唯一的一家維修廠,小希、我與麥妮就這樣被拖向未知的命運。



被拖著跑的麥妮



跟他們再三鞠躬道謝後,維修場員工表示現在沒空幫我們看,派了人先載我們到Yulara的購物廣場休憩,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傍晚前會修好,那麼我們就還來得及去看日落中的紅色大石頭。



於是我們懷著一半忐忑不安,一半如釋重負的複雜心態,在購物商場裡面閒逛,意外發現這兒應有竟有,尤其飯店設施也是想像不到的富麗堂皇。途中我們想要走去露營區晃晃,沒想到誤闖一家高級飯店,遇上的清潔工也不打算阻止我們,甚至親切地跟我們打招呼,為了不露出馬腳,我還裝出一副闊氣、大搖大擺的走路姿態,忘記自己衣服上還有幾個沒補好的洞。



飯店中庭有一個寬大而清澈的游泳池,房間規格與佈置都是最精美中的精美,餐廳也有57塊澳幣吃到飽的豪華海陸燒烤。順著飯店建築往上走,到了頂樓的一個觀景台,從這裡可以同時看到烏奴奴與卡塔裘加,事實上,整個遊客社區的觀景台都是為了讓人眺望這兩個聖地所建造的。



飯店



烏奴奴真的很美,尤其在陽光照耀下,周圍泛著一種不思議的奇異光芒,像是被什麼磁場或氛圍籠罩,從這麼遠的地方,目光無法直視它的表面,它像是一種極具溫柔魔力的絕對存在,即使只是這麼靜靜凝視著它,都會有一股奇妙的感覺在內心流竄,我不知道當時我的表情是什麼樣子,不過在那一刻,我肯定忘了麥妮受傷、旅費用盡的隱憂。



偷瞄烏奴奴



我們坐這兒待了一會,享受一下短暫的大爺時光,又回到購物商場用餐,一邊啃著大塊牛肉漢堡,一邊偷瞄韓國或日本來的美女觀光客,順便看看有沒有划算的觀光團從此處出發。結果發現牛肉漢堡價錢雖然高昂,不過味道還不賴,日本妹還是比韓國妹多,平均來說也漂亮一點,最後就是觀光團很貴。



於是我們決定還是一切自己來,哪知厄運就發生了,維修廠打來,說車是修不好了,載我們去拿了行李要我們在這兒住幾天。



「幾天?」我問。



「不知道耶,我們有消息會再通知你。」維修廠一個戴眼鏡的年輕男生說,看起來有點像少林足球裡面某個壞人,而且他身上也藏著板手。



「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繼續問。



「因為我們試圖修好充電器,但是不知道為何卻修不好它,所以可能要從其他地方叫零件來。」他還是誠懇地解釋:「如果從愛麗絲泉叫來的話,如果及時能把東西放上巴士,下週一、二或許就會修好啦。」



「不知道」、「可能」、「如果」、「或許」,這些用字遣詞讓我不太能信任他,尤其有一群德國人正在辦公室裡跟老闆吵架,他們的車似乎在這兒維修過,不久又拋錨……不過能怎麼辦呢?這裡距離下一個有修車廠的地方可是有五百公里遠阿。



於是我們就在露營區住下來了,所幸露營區設備還不賴,我們心裡還算有點寬慰,之前長途旅行的疲憊就趁機此休養恢復吧。



當時誰也猜不到,我們在這個蠻荒之地得休養多久……






















我所知所見的澳洲人

    我想,在旅行中所遇到的人,應該只會有某種典型吧!肯定不會遇到穿著西裝打領帶的菁英們,偶爾有機會在渡假村看到他們穿著短褲、休閒服,手拿紅酒坐在游泳池畔,一邊啜著,一邊專注在手上的書裡。要不是這次麥妮掛在聖山腳下,我們也肯定不會在高級的Ayers Rock Resort待上一週,閒來無事就潛近飯店裡,佯裝成口袋麥可麥可的觀光客,光明正大地使用著豪華的設備,悠閒地和他們閒話家常。

   

    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和一樣窮酸的外國背包客住在擁擠、吵雜、髒亂的hostel裡,這些working holiday maker總是很認真的工作,很認真的玩樂,要不就是正在參加party,要不就正準備要去。



    細想起來,這趟旅程中和當地澳洲人相處的機會著實不多。

   

    在伯斯的買車的時候,認識一個Aussie-Peter。因為他,我們免費地找了機械工檢查車子,還有便宜地買二手零件。到現在還經常傳簡訊來問候。



    在塔斯瑪尼亞的屋主Grey不僅數度解救車子沒電的我們,也介紹我們修車廠,幫忙解答一些關於罰單、車禍的問題。



    在Yulara鳥不生蛋的路上車子故障束手無策時,有好心的夫婦特地停下來幫忙充電,還一路跟著往下個城鎮前進,甚至還幫我們拖吊到修車廠,節省了鉅額的拖吊費。



    從雪梨來渡假,住在隔壁帳篷的大叔們,先是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在聽到我們的悲慘遭遇後,不僅請我們吃義大利麵,還幫我們到處宣傳,隔天我們就從他們同伴那收到一袋食物、一些盤子,還有人借我們鍋具煮飯,臨走前還在我們帳篷前留下水壺。也正是因為旅行中遇到這些熱情親切的人,才讓我們更堅持要走下去。

   

    在車上、超市裡,澳洲人總可以很容易的就交談起來。從“ G’day!”、” How are you doing?”、” How’s it going?“開始,或是聽到廣播就可以開始聊起運動,攀談的功力一等一。這一年來我也很努力的試圖把“How are you doing?”講的不要太生硬突兀,但到目前為止的嘗試都仍只換來一臉困惑,”huh?”這種不是很有意義的問候其實不太適合字正腔圓的講,當然也不宜重複講個兩三次,總之用這句話當開場白,對身為亞洲人的我來說,似乎不是一個好主意。



    從報紙裡運動版面總是佔相當大比例的篇幅可以看出,澳洲人特別喜歡運動。他們也有相當多種類的雜誌(大概會佔滿一排架子),橄欖球、槌球、馬術、游泳、衝浪、釣魚、滑板、腳踏車…,似乎較八卦、美容等女性雜誌(又佔了另外一排架子)來的更多。基本上他們對政治、經濟、社會等新聞的重視程度還小於對運動的關心。他們的新聞就像台灣的連續劇一樣,每週看一次都可以趕的上進度,只是內容平淡許多罷了。



    這裡的人就算長大也還能保持童心,大人小孩進到遊樂場裡都能玩得不亦樂乎。不管是簡單的射擊罐子遊戲,或是投球遊戲,都可以吸住他們的注意力,不斷地從口袋裡掏出錢來。



    以前我們問過英國來的背包客,他們對澳洲人有什麼看法。相對於英國人的沈穩內斂,澳洲人在他們眼裡看來就是有點stupid,也難怪在二次大戰時總是會被英國派去最危險的前線,事後在歷史文獻裡卻對他們少有著墨了。

 

凝視地平線

北領地一般沒有限速,從Coober Pedy開往烏奴奴的途上,為了不讓麥妮失了面子,小希猛超各種大台房車, 比起其他一停下來就能長成一個貨櫃屋,廚房、臥室、起居室……一應俱全的豪華房車,麥妮實在相形見拙,而這一路上見到最差的也是四輪傳動的休旅車,開著麥妮來去烏奴奴的我們就像拿弓箭射坦克的原始人。



不過北領地可沒有速限,小車比起這些龐然大物就有超車上的優勢,有時連過數臺,好不過癮!



除了超車的快感以外,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看看遠方那一條恆久不變的地平線,這種經驗實在讓人沮喪而失落,沒錯,回到台灣以後,可能不知何時才能再瞧這線一眼,但是再怎麼罕見的東西,也無法讓人瞪著望上一天阿。



為此我試圖轉頭看看路邊,找點新鮮事,結果看到大概有小希半個人大的巨鷹,帶著全家人正在啃食袋鼠屍體,不知道是他們撿到車禍遺體,還是活生生獵來吃的,連平常跋扈的烏鴉都被趕得老遠,這些巨鷹有時還盤據在路中間,喇叭趕之不去,有著「要嘛就停下來等我吃飽,要嘛就把我碾過去」的氣度。



三不五十還會看到Emu從某一路邊忽然竄出,然後在我們緊急煞車的車前停住,好像存心自殺被我們搞壞好事一樣瞪著我們發愣好久,才緩緩離去。最多的就是在路旁吃草的野牛,遲鈍到無以復加,遇到牠們擋在路中間,遠遠就猛按喇叭,牠們還是在最後一刻才像忽然想到什麼一樣遠遠跑開,我分析牠們的心路歷程,大概是像這樣:



看到麥妮遠遠逼近的身影後,心想:



「哎.呀.有.一.台.車!」



過了十秒,喇叭聲才終於從耳朵傳到大腦。



「糟.糕.我.得.快.逃!」



又過十秒,這頭笨牛的四肢才終於接收到大腦的訊息,慌亂地逃開,這時我們都已經停好車,吃了塊Tim-Tam,挖完鼻孔了,順便打個呵欠了!







最讓我們期待見到的生物,大概就是純白粉紅顏色相間的鸚鵡了,牠們總是集體行動,來回盤旋,在天空短暫畫出一道道美麗符號,不過因為牠們腦子大概太小,有時會不知道牠們在想什麼,例如看到麥妮,驚嚇得亂飛一通,遠遠逃開了,又忽然轉身回來,朝麥妮的車頭狠狠撞來。



「剛剛是什麼聲音?」我常被一聲怪叫驚醒。



「喔,沒什麼,一隻初生的小鳥,還來不及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剛剛就橫屍街頭了。」小希後來學會一派輕鬆補上一句:「馬路如虎口阿!」



沿路大概就是這麼單調無趣卻又不得不被迫專注,於是當我們終於開進北領地時,看到一堆警官在邊境上攔車盤問,我們不只不覺得麻煩,還有一種重拾文明的快活。



結果這些警官祝我們旅途愉快後,麥妮儀表板上就莫名其妙燈號全亮,好像要警告我們什麼,我們不明究理,不過一切看來正常,暫且把它視為北領地神祕的磁場影響,一直到Road House午休時,還沒有異樣。



我享受著被蒼蠅沿路親吻的榮幸,一邊揮舞手臂感謝蒼蠅們的青睞,一邊衝進商店裡買了些熱食,回車上跟牠們分享。小希則是累攤在車上,在駕駛座上就像一攤軟泥,於是我們今晚到不了Yulara,也見不到Uluru,還是先到Curtin Spring這個免費的露營區歇息。



進入露營區之前,我把遠方一塊散發紫光的大石塊,事實上是Mt. Conner,錯認成烏奴奴,下車興奮地大吼大叫一番。這也不能完全怪我,首先,LP上寫著不少饑渴的靈魂往往會將它錯認為大紅岩,接著,我已經看了幾個世紀的地平線了,遠方出現任何隆起的地勢都會被我視為救贖。



假烏奴奴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烏奴奴會被視為聖地的原因,探險家跟原住民在沙漠中步行了幾百天後,皮膚焦黑得像是一碰就會從身上掉下來,眼睛因為連日強光幾乎睜不開,在意識逐漸模糊之前,終於見到遠方一塊散發紅光的巨岩,沿路的植物還意外地茂盛起來……



那心情正如我在車上指著烏奴奴分身,跟小希說:「能見到它,我覺得我這趟旅程已經圓滿了,再沒有留下什麼遺憾了。」言辭懇切真摯,這是我夢寐以求在澳洲非見到不可的世界中心地標阿。



晚上露營區地上都是螞蟻,每隻都大得跟蜘蛛一樣,於是我們還是睡在車上,頂著星空滿足地睡了一晚,隔著車窗看到窗外繁星點點,遠方烏雲意外聚集,烏雲籠罩下的區域,漆黑得像是被異次元吞蝕了一樣,這體驗也是難以言喻。



荒漠彩虹



然後,隔天早上,為了懲罰我把聖地認錯,先是老天爺大雨傾盆地淋在麥妮上,這裡可是沙漠阿!然後,我們在距離Yulara五十公里處,麥妮撲通一聲,倒在路邊一動也不動了。



彷彿是在說:「圓滿?你想得美!」



















 

南澳二日

離開阿得雷德後,我們在Port Augusta購物,吃些吐司渡過中午,大家還記得的話,我曾說過這裡居住著大批過著城市生活的原住民,不知為何自己對這兒莫名喜愛。



接著開始往荒蕪之地前進,一出小鎮就有種朝著內陸不毛之地前進的壓迫感,沿路植被不斷縮小矮化,筆直的道路相連至天邊,好不容易來到Woomera,這裡建立於1947年,曾作為發射火箭的基地。



不過當我們到達時,此處只剩下一些火箭殘骸跟巨大塑膠模型,倒是開進鎮前,我看到一位老人跟著愛犬在蠻荒道路上行走的樣子,也讓我深受感動,大概是旅程進入最後階段,幾乎什麼事情都能強烈震動我的內心。這是好事,雖然有點疲乏,卻因此仍能在旅行中收穫。



火箭模型



小鎮連個像樣的購物中心都沒有,卻有個物超所值的Caravan Park,讓我們可以用便宜的價錢住在屬於自己的房間裡。窮到必須經常睡在麥妮身上的情況下,現在可是住的有水有電都讓我們含淚感謝上帝。



雖然是內陸,白天在車裡幾乎熱到中暑,晚上卻冷得不可思議,冷到我縮在床角動彈不得。而且空氣乾燥不堪,我第一次發現乾燥的空氣跟潮溼的空氣同樣讓人痛苦不堪,好像用力笑一下就會皮開肉綻,一種肌膚緊繃的不適。



隔天早上醒來,我照照鏡子發現自己面目完整時,你不會知道我內心有多麼慶幸!



接下來再朝北開一些,到了一個叫Coober Pedy的內陸礦鎮,這幾乎是首府阿得雷德外,南澳第二知名的城鎮了。以盛產蛋白石聞名天下,因為禁止大企業經營此處礦業,更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掏金客湧入,每人佔據一角往下挖,挖出來的土石就近堆成一個小圓錐土丘,有點像蟻窩旁的土堆,綿延萬里時,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滄茫壯觀。



此區第一棵樹!(假的)



也許也是因為身為礦鎮的原因,街上有一種肅殺之氣,不少原住民在街角聚集叫囂,大部分蛋白石商店都架上了鐵門鐵窗,人跟人之間彷彿老死不相往來,走在寂寥的道路上,好像隨時會有帶著牛仔帽的惡棍從二樓窗戶伸出頭來向你開槍。



後來我們才知道在這兒申請採礦易如反掌,而且一年只要繳幾十塊澳幣的申請費,真正昂貴的是人工跟機器。為了防止大戶把所有礦產搶走,讓這個內陸小鎮風光消逝,政府規定每個人只能分到一小塊地,於是採到豐富礦石的人最怕走漏消息,否則隔天鄰近區域就會被其他人搶光,這恐怕也是礦主們彼此提防的原因。



不過我們到這邊才知道全世界消費力的地區是哪兒,香港!從這兒開採出來的礦石,有三成直接銷往香港,三成網路直銷,其他才分散到世界各地。在我們造訪期間,就有一團香港人專程來這兒挑選珍貴寶石。雖然我不是很喜歡他們精明的態度,不過也是這種態度讓香港人至今仍然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



為什麼我們會知道這些呢?就在我們在都市裡的觀景台眺望光禿禿、除了滾滾黃沙別無所有的荒涼周遭時,一位香港礦主就跑來跟我們搭訕了。他是來這兒挖礦十幾年的老頭,大概是太久沒說華語了,一見面立刻請我們到他家坐坐,順便看我們對他的寶石有沒有興趣,花錢買幾顆的那種興趣。雖然生意手腕真高明,不過遇到窮得跳蚤都懶得咬的背包客算他倒楣,不只是看都不看一眼,還累得他要塞幾顆未琢磨的小礦石作為見面禮。



一窮天下無難事,貧窮就好像神功附體,就像「功夫」裡面那些連斧頭幫都懶得欺負的鄉民,汁都榨不出來時,除了老天就沒人想欺負了。



喔,除了老天還有小狗,在觀景台時,一隻被拴在機器旁的小狗,右眼有一塊斑點,有點像賤狗,不過體型小得多,大概只有我胳臂尺寸。我心血來潮,站在安全距離逗弄他,哪知口哨都還沒吹出聲音,牠就像餓了半輩子終於看到肥肉那樣向我撲上來。



狗為什麼會討厭我呢?



我一開始老神在在,後來才發現那條鐵鍊比想像中長,長很多,大概有十條跳繩綁在一起那麼長。看到牠張牙舞爪地朝我奔來,蹲在地上我的趕忙起身往後逃跑,跑了很長一段距離,直到牠終於被鐵鍊拴住用兩腳站了起來,我才敢回頭觀望,哪知小希已經跟牠玩在一起。我承認自己沒有小動物緣,所以不要用狗會看人這種話來損我了。







後來我們參加了一個礦主的礦區參觀行程,由於人工實在太貴,於是她們一週只能開工四天,剩下時間只好像這樣賺觀光客的錢。雖然收費有些高昂,不過能參觀地底礦區讓我們興奮萬分,尤其在戴上工人帽後,雖然工人帽總是沒有合我頭的尺寸,不過它還是一種帥氣的象徵。



工人帽子象徵Man Power



我們在距離地面十幾公尺的隧道中穿來穿去,聽礦主的介紹,除了我們之外還有開著豪華巴士旅行的一家四口,以及礦主的小孩,小孩們反正對不會動的東西都不太有興趣,於是三個人就亂玩在一起,小希跟我則是有一句沒一句地試著聽懂內陸腔。這大概是礦主最難受的一次導覽,尤其在內部展示器械又莫名其妙地壞了一堆之後。



不過無妨,因為我們在裡面玩到一樣了不起的玩意,拿著兩根7字形的鐵線,順著隧道走,在礦脈的地區,鐵線就會自然交叉分開。不可思議!我以為這都是電視上騙人的把戲,沒想到是真的!尤其實際操作過後,更是存在一種神奇的感受,就好像剛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那樣開心。



礦坑內部



而且我們知道此處礦業大致是怎麼運作,經營如何困難,以後買寶石的時候大概就會被敲詐得比較心甘情願了吧。



離開礦區後,我們順著泥土路繞了一圈,去看遼闊的內陸風光,就像電影裡面會出現的那種景象,除了雜草幾乎沒有其他植物,巨大岩塊或隆起土丘在遼闊大地上聳立,地上要嘛是滾滾碎石,要嘛是黃沙一片。在隨便一個幾層樓高度的地方就可以眺望四周幾十公里處,而這幾十公里處仍是一片荒蕪。而就是這些荒蕪構成了視覺裡的一切魅力,不管是誰來都會被深深吸引,你知道即使有人付幾百萬請你來定居你都會搖頭,但凝望視線禮的一切,以及遙遠彼端地平線時,你卻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只為了此刻的感動。



一片滄茫



感動到我們,艱苦到麥妮,跑在這種非柏油路上也不是第一次了,但這次卻震動得最嚴重,車底轟隆作聲,車頂也轟隆作聲,車頭轟隆作聲,車尾也轟隆作聲,總之,就像快要解體一樣,偶而還會來一次巨大落差的彈跳,讓人懷疑剛剛麥妮是不是四個輪子都不在地面上。沒多久,車外就噴滿紅泥,從後照鏡也不再能看到什麼,麥妮盲了,痛了,我看不久就會死了。



可是麥妮卻比想像中可靠,我們經過月亮平原旁長長的丁狗柵欄,又開了一陣長長碎石路後,Coober Pedy又出現在視線中。



回到鎮上,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去參觀地底教堂,順便為剛剛虐待麥妮告解,由於Coober Pedy終年酷熱,夏天溫度可以到達五十餘度,冬天白晝也讓人難以忍耐,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我不管何時臉上都紅通一片,而且蒼蠅滿天,現在可是冬天哪!於是許多建築物都建在地底,例如地底旅館、地底書店,跟我們最想看的地底教堂。



這兒不知為何光教堂就有十幾座,大概礦工來自四面八方,教派有別,不然就是為了爭奪礦產罪孽太過深重,或最有可能的,純粹想要增加觀光魅力。可惜當我們繞了幾圈後,怎麼也找不到地圖上明顯標示的教堂,不然就是大門深鎖,最後只好放棄。



地底書店



本來想睡車上,但這裡肅殺之氣實在太濃厚,某家寶石店老闆跟我們說,入夜前沒賣掉的寶石都得請保全運到安全的地方鎖起來,為了不在半夜小解時嚇到正要破窗而入的歹徒,我們決定再住到Caravan Park,幸好又找到只有兩張單人床卻燈光明亮的便宜小屋。



這天晚上我好夢連連,睡得不醒人事,這份喜悅其來有自,你知道等在我們後頭的是什麼嗎?烏奴奴,世界的中心,我們明天終於要去跟它打個照面了!







































 

重遊阿得雷德

阿得雷德是個到處都有花園的城市,最適合在春天造訪。這在上次旅程中就令我驚艷不已,這次重遊故地,已經接近百花凋零寒冬,我們還有一天半的停留時間,就決定花在人文方面的探索上。







從旅遊書上,我們驚訝地發現這個位於澳洲南邊,離東澳、西澳都遠得很的乾燥城市,竟然也擁有一座不小的中國城,據說還有一家知名的「辣沙」麵店,住進YHA後,我們迫不及待立刻前往造訪。



離YHA只有幾條街的距離,這個中國城是我們在澳洲見過最迷你的一個,但卻最物超所值,尤其是餐館,兩個只營業到下午的美食廣場,販賣的食物份量跟價錢比都是我們在澳洲見過最划算的,任你自由挾菜的一盤自助餐,只要五塊錢澳幣;六塊錢的海鮮麵,用像是洗臉盆那樣大的碗公送上桌……我巴不得每一家都嚐嚐,不過摸摸空間逐漸限縮的肚子,最後還是先到外面被寫上LP的「辣沙」麵店用餐。



雖然看起來並不起眼,端上來的碗裡,也裝著沒在同樣料理見過的奇怪細黃麵條,怎麼看都不夠正統。不過一嚐之下,味道真是好到沒話說,辣味、奶味、香味調配的剛剛好,湯頭更是香甜濃郁,含在嘴裡有一種五香四射的快感,美味度跟我們在墨爾本Vivi家吃到的咖哩辣沙不相上下。我沒幾口就吃得碗底朝天,這可是用巨碗呈上來的阿。



我站起來想再點一碗,哪知胃似乎因為近期省吃儉用縮小不少,屁股還沒離開椅子,胃就激烈震盪起來,累得我也無力再去品嚐其他美味餐館,甚是遺憾。幸好還塞得下一杯珍珠奶茶,珍珠煮得柔嫩圓滑,甜份調配適中,好喝極了,因為這個驚奇的小中國城,讓我們把阿得雷德評選為「留學生第一首選」的澳洲城市。



接下來把麥妮停到上次嚇唬我們的修車廠裡檢查,她最近腸胃不舒服,排氣時候總有雜音,中東籍短頭髮瘦黑老闆認出我們,答應下午幫我們搞定。接著我們步行很遠、很遠的距離(遠到我把肚子裡的食物又消化光了)到達阿得雷德州圖書館,設備跟外觀都現代化到不可思議,甚至還任人免費無線上網,我們在裡面恣意徜徉,渡過了愉快的下午。



走回車廠拿車時,老闆說麥妮沒有大礙,也因為我們不想更換排氣管,不跟我們收一毛錢。在阿得雷德遇到這麼多驚喜,開心之餘,我就請小希到燒肉店大吃一頓,為將來也許很長一段時間會不知肉味做準備。



隔天我們駛離阿得雷德,威廉國王街街景在秋天顯得更加寬闊大方,我忽然對阿得雷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離情。在等公車時排得長長的有條不紊隊伍、在中國城客滿時,八成座位被西方面孔佔據、在綠燈初亮,穿越馬路時,迎面而來的人潮沒有像是要找人幹架的流氓群那種壅塞急躁,連大樓警衛都有著自己待人接物的特色……



每個居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這當然讓阿得雷德失去了一種整體感,即使百川匯集,也沒能納入大海,倒像滿市花園,每朵花只肯展現自我姿態。因為如此,每個人都能呼吸自我空氣,吸收自我養分。如果被稱為城市,那麼無可奈何的就會有一種擁擠的躁鬱,怕被隱沒其中的焦慮,不過在阿得雷德,卻沒有這種情形。



我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可以自由透氣的舒適感,也許大家得親自來過才能體會吧!南澳首府,阿得雷德,以它是第一個由自由居民建立的都市而自豪,在保守的時代,是個勇於接納禁書的文化聖地,就像美國的舊金山。



是個,走在大街上,會莫名其妙開始認同自我的城市。






 

大洋路後續

這天我們在神的看顧下醒來,離開位於教堂旁的停車場後,我們繼續往阿得雷德方向前進。



經過Portland後,我們將車頭轉向附近的海角前進,沿途經過一片綠油油的牧場,景色就像童話故事裡會出現的場景,這是我在海岸公路上沒有預期能見到的。不久前似乎下過一場雨,使牧場上架起了一道巨大的彩虹橋,這是我此生見過最巨大的彩虹,就像下車走幾步就能到達入口往上爬,不知道彩虹的彼端是些什麼呢?



彩虹牧場



海角的景色則有另一番壯闊,我又透過海平面看到了地球的弧線,不過這裡的海風恐怕也是全世界最冷的海風,好像挾帶著南極的凜冽向我襲來,差點沒把我的毛衣給刺穿。海浪洶湧,猛烈拍打岩壁,浪花順勢向上飛升,然後在空氣中散成細小水珠,經由狂風吹拂飄到岸上,我們彷彿走在晴空之下的迷霧中,明亮卻又迷濛。



浪花一朵



順著海角峭壁往另一端走,沿路散佈著像是隕石坑的小洞,盡頭則是令人讚嘆的石樹林,由古樹根形成的化石群。又是老天另一項鬼斧神工的傑作,從綠野、海角、峭壁、岩石形成一連串美麗景觀,不幸的是這裡介於墨爾本跟阿得雷德中間,從任何一處都無法當天來回,因此遊客不多,各位背包客阿,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買車,才能這樣來去自如,雖然有時車子會耍任性把你丟在荒郊野外,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不管它壞幾次都一樣,最後你必會自豪又不捨笑中帶淚地把它賣掉。



石林



比如我們接下來又開到一個名字都記不住的小鎮,現在翻地圖才想起來它叫「Mt. Gambier」,取這麼奇異的名字,卻根本不在山上,你說誰會特地跑來這裡觀光呢?不過它的市區不遠處有一個火山湖「Blue Lake」,景色秀麗怡人,我們在四個觀景台都下車細細品味,它處於一塊隆起的高地之上,大概也是火山運動造成,於是你一面觀看從湖心淡淡透出寶石藍光的山中湖色,另一面又能眺望市區景色,湖上一處平地還建著一棟夢幻小屋,彷彿居住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領主……我好想把這一切建成模型放在家裡收藏!



藍湖與其上小屋



下午我們把車轉向內陸,朝Naracoorte前進,小希特地來這兒參觀鐘乳石洞,我則因為過於疲累決定留在車上睡覺。這兒的鐘乳石洞跟塔斯的不盡相同,雖然內部鐘乳石沒有那麼迷人,不過裡面有化石跟蝙蝠,聽說其中一種化石長得像可愛的塔斯馬尼亞魔鬼,讓睡到流口水的我有點扼腕。



化石洞



最後我們又在一個奇怪的小鎮找到Caravan Park住小屋,整個鎮上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價格卻意外便宜,我們抵達時甚至沒有管理員,如果要露營的話只要自己留下錢在信封裡就好,有點像台灣的良心傘、良心茶,澳洲不只有良心國家公園,入園費也是自己放信封,現在我們又見到良心露營區,真是嘆為觀止。



不過設施齊全的小屋實在太便宜划算,我們還是決定打電話叫管理員來,順便再去買了隻炸全雞來啃,渡過美妙夜晚,像這種沒有觀光魅力的小鎮,只好想辦法提升渡假吸引力,因此常常有不可思議便宜的Caravan Park,當然這些住所一般離交通繁忙處較遠,因此也比較適合開車的人,所以,買車吧,便宜耐操(因為操壞了還是很划算)的二手車在呼喚著你!










 

澳洲 Year 3 三年級心得 (二寶版)

         花在二寶的教養時間上不太多,反正有姐姐在前面做榜樣,她也不太可能長歪,很多時候是讓姐姐盯著她,做不好還會被譏笑,激勵她上進。因為年齡還算相近,她總是和姊姊一起做一樣的事,雖然做得沒有跟大兩歲的姐姐一樣好,但其實比姐姐同年齡的時候還好了。 關於分班&老師 ...